胡正民,年3月生
年高中毕业后在外务工多年
其间自学通过
法律专科、本科和司法考试
年从事律师工作
年经公务员考试进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法院工作
现任值夏法庭副庭长
他扎根法庭13年,审结各类案件余件,所办案件调撤率达70%以上,上诉率仅为0.9%,且无一错案、无一改判。他长期坚持法律学术上的潜心研究,所撰写的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省级以上表彰共30余项。连续四年在全国法院学术研讨会上获奖,多次受邀参加法学高端论坛并作主题发言。所撰写的论文中多个学术观点被两高两部联合出台的司法解释采纳,被省高院授予“优秀师资人才”“优秀调研骨干”荣誉称号。
“对待工作要仔细,
不允许出任何的差错”
年初夏的一个清晨,柔和的阳光照进吉安市青原区人民法院值夏法庭,副庭长胡正民早早地来到二楼办公室,正在仔细阅读着一本厚厚的案卷。
在法庭工作13年了,这位副庭长十余年如一日,每天至少提早半小时到办公室,上班前对所有的案卷都要梳理一遍。胡正民说,对待工作要仔细,不允许出任何的差错。
个子不高、中等身材,从外表看,这位法官与同龄人没有多少差别。然而,就在他考录公务员、加入法官队伍时,所有的领导及同事都对其竖起了大拇指,这个法官背后的故事太震撼了。而今天,在法官的工作中和副庭长的岗位上,他成绩同样骄人,荣获了全省法院“优秀师资人才”“优秀调研骨干”,全市法院“办案能手”“调解能手”“十佳干警”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曾因高考失利南下广东做过建筑工人、流水线工人、技术员、企业经理等,再到通过司法考试,成为律师,最终成为一名优秀法官,47岁的胡正民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前行。
“南下务工,不断进取”
年,胡正民出生于江西井冈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境贫寒,他们兄妹四人常常跟着父母吃了上餐没下顿。在饥寒交迫的童年,他立志要用努力学习改变命运。但在年的高考中,胡正民仅以几分之差无缘大学之门。高考失利后,胡正民南下广东打工。“当时,我的行囊里只有书。”胡正民回忆当年出去打工的情形。他知道,打工之路定然坎坷,只有用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刚到广东时,面对黑压压找工作的人群,胡正民最大的心愿也是找到一家工厂,学点技术。可走了很多工业园区,找了许多工厂企业,皆因“生手、没有技术”而被拒之门外。无奈他去了老乡的建筑工地做小工。
三个月后,胡正民在附近的一家电子厂找了一个“杂工”岗位。所谓杂工就是没有固定的工作台,要见事做事。车间里最苦、最累、最脏的活,都有他的份。后来他做了流水线上的工人。车间里,只要有空他就拿着各种电子元件、电路板向师傅问这问那,也经常仔细观察着技术员们如何操作电铬铁、如何使用万用表。主管看他勤奋好学、略懂电路,就安排他在流水线上维修不良产品。半年后,他被提拔为车间电子技术员。
几年后,胡正民应聘到一家电子厂担任电子工程师,这个半路出家的工程师,面对着新产品、新技术明显感到力不从心。看到身边都是从电子院校毕业的同事,他越发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如何适应新的工作,如何不被淘汰,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于是,他一刻也不敢放松,上班时主动向同事请教,一下班就往书店里钻,不断地汲取专业知识。他还自费参加东莞理工学校的业余电子技术培训班。他的勤奋好学,工作的出类拔萃,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
现在回忆起那段经历,胡正民说道:“为了生存,为了不被淘汰,除了努力工作、不断进取,我别无选择。”其实,在他走上社会20余年的时间里,他何尝不是将“不断进取”四个字摆在了人生最重要的位置。
“自学法律,定位人生”
年初,胡正民应聘到东莞某大型外资企业电子厂。在公司一干就是5年,他先后担任过电子工程师、车间主管、经理等职位。在大型企业工作,他学习和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管理知识,职务和待遇也随之节节攀升。如果不是被推选为员工代表,胡正民也许不会自学法律,也许早就在企业界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因为参与了公司的管理及经常在公司内部刊物上发表文章,他在员工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被一万多名员工推选为员工代表。作为员工代表的胡正民,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及参与公司管理制度的设计过程中,由于法律知识的空白,他再次感到了力不从心。在处理一起工伤案件时,受伤员工少获赔偿3万余元。他对此非常懊悔,并立誓要学习法律,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年秋,胡正民参加了法律专科的自学考试。年上半年,胡正民顺利通过了法律本科的最后一门考试。共用了4年的时间,他先后通过了法律专科、本科共计32门课程的考试,以超过75分的平均成绩拿到了中山大学自学专科、本科毕业证。毕业以后,他向工作过5年的公司递交了辞职申请,公司以高薪挽留,他仍表示放弃。离职后,他没有另找工作,而是全力投入到9月份的司法考试复习中,并以多分的优异成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年,已转身加入到律师队伍中的胡正民,又毅然参加了公务员招聘考试,他非但没有因为年龄大而失利,反而从近百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吉安市青原区人民法院法官队伍中的一员。入职时,胡正民说,学习法律,使我找到了人生的坐标。
“以前走了许多弯路,
现在有一个不变的信仰”
如今,胡正民在基层法庭一干就是十三年。十三年来,在辖区的这片红土地上处处留有他奔波而过的身影。为了乡村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把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他付出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十三年来,他审结各类案件余件,所办案件调撤率达70%以上,上诉率仅为0.9%,且无一错案、无一改判。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民事审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胡正民刻苦学习审判理论知识,不断加强对法律条文的全面、系统钻研。在平时的审判实践中,遇到问题就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学习。他平时也非常注重对庭审经验的积累,对典型案件、疑难案件,他琢磨总结出了“调解不强调是非,审判要注视焦点”的办案艺术。
胡正民非法律科班出身,但却在完成繁重的审判工作任务之余,长期坚持法律学术上的潜心研究。他所撰写的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省级以上表彰共30余项。连续四年在全国法院学术研讨会上获奖,多次受邀参加法学高端论坛,并作主题发言。他所撰写的论文中多个学术观点被两高两部联合出台的司法解释采纳。年10月,他被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优秀师资人才”“优秀调研骨干”荣誉称号。胡正民同志不仅自己善于钻研,还积极带动其他干警撰写文章,青原区法院在他的带动下连续多年获评“全市法院学术论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有人称赞他丰富的阅历,胡正民说,以前走了许多弯路,现在有一个不变的信仰,做一名公平正义的法官是我最坚定的守望。也许正是因为这一股子的热爱,他在法院的工作可以用“善学习、好钻研、精办案”几个词语来形容。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心中有光,何惧路长。”
胡正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法官,他从农民工一路走来,曾放弃高薪外企及律师的工作机会,毅然投身于审判事业,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只有那如朝阳般的热爱。他坚信自己履行好一名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定能为天平增辉,为国徽添彩。
(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