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暂时告一段落,想必每一个经历过法考的法律人都不会忘记自己备战司法考试期间单调乏味、重复刷题只为应试的日日夜夜。
法考的选拔方式,要求考生快速、准确地辨识知识点,熟练掌握典型题型和一些经典模型的回答套路,从而在短时间内找出正确选项、踩准给分点。
应试的目标使得绝大多数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短平快”地攫取知识、背诵答题点,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延伸了解玄妙多彩的法律理论争鸣、深入思考现实社会中法律问题的复杂与矛盾。
在今年的法考暂时告一段落之际,小北特意为刚刚通过、早已通过、未来将要通过法考的法律同人们送上一份与法考学习截然不同的,注重思辨过程而不唯结果论、百家争鸣而无标准答案的法学类图书书单,让我们一起不为应试、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只为拓展思维、增长智慧,轻松“悦”读,享受思想的盛宴吧!
01
《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
作者:苏力
“寻找被遮蔽的、个案事实中的是非与曲直,寻找被遗忘、主动省略但至关重要的情节。”
《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以“药家鑫案”“许霆案”“黄碟案”等曾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的案例为研究“标本”,以法学家的理性、敏锐和洞察力,从那些被人们、甚至法律人有意遗忘、主动省略或懒得验证的但却至关重要的情节和事实入手,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思考和结论,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认为,中国法理研究应当坚持的进路是:摆事实、讲道理(法理)、断是非。三者的顺序也不能乱。只有针对普通人确实能经验感知的事实,才能展开可分享的说理,虽然由于对相关因素的评价不同,甚至因为自我利益的驱动,各自得出的判断并不一致。这正是本书的追求。
02
《刑法的私塾(之三)》
作者:张明楷编著
“每个周末,教授与研究生们,汇聚一堂,共商学术。这个刑法的私塾,十多年来,人来人往,风雨不歇。这个私塾里讨论的一切,这个魅力无穷的刑法世界,更新呈现!”
张明楷老师一直坚持精选刑法当中的疑难案例,在周末与学生讨论,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鲜出炉的《刑法的私塾(之三)》为-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周末刑法讨论会”的内容实录合集。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再现刑法讨论会的精彩内容,阅读本书如同亲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的讨论会,跟着张老师一起学刑法,学习庖丁解牛般地剖析和处理疑难案例。
03
《聚讼纷纭:
清代的“健讼之风”话语及其表达性现实》
作者:尤陈俊
“聚焦健讼之风纷纭话语,看见公堂内外芸芸众生。”
清代有关“健讼之风”的记载与以往惯于强调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理念形成了某种反差,而有问题之处,思考即可生根发芽。
本书将“健讼之风”的相关记载作为一种表达性现实而非客观真实,重思了其产生的政治与社会背景及具备的预期功能,逻辑架构清晰明确,兼具学术深度与广度。同时,丰富翔实的史料文献与故事,平实细腻的文笔,以及作者独到的理论关怀,都带来了对清代社会中诉讼相关人的生态与心态的沉浸式体验,使得本书丰富而生动,具备很强的可读性。
04
王利明随感录系列
作者:王利明
“当代法学家人生感悟的情怀之作。”
王利明随感录系列包括《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法治:良法与善治》《法治具有目的性》《法为民而治》《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五本书。
王利明教授作为中国当代法治进程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实践者,作为一名躬耕于法学领域的学者,其随感录合辑是对当下问题的思考和记录,希望能够引发大家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