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重视法条
平时重视法条,考场才不会手忙脚乱。客观题没有法条,主观题系统极其难用,而且基本没有时间让你去翻。想着靠法条会死得很惨。这也是为什么,我个人觉得,主观题答题不需要十分标准的三段论,大前提更不需要把法条内容抄全。个人建议,如果有时间,法条要从头到尾看一遍,实体法和程序法都是如此,如果没有时间,司法解释可以先不看,但是法条最好最好还是看一下,对构建知识体系、理解和背诵都非常有好处。
02理解法理
这和我上面提到的命题趋势也是吻合的,不多说了。
03不要相信押题,更没必要为此花钱
我整个阶段只花了2.99买了众合的一个50题选择题包,感觉出的很偏很怪,主要还是用来扫知识盲区,押题意义不大。后期也在网上见过主观题的押题卷,也是同样的套路,同样的道理,真的没必要,先问问你自己,手头已经有的资料看完了吗?
04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整个考试阶段我花的最值得的钱,就是67块钱冲的百度云超级会员。下载满速、在线播放2倍速,这两个功能可以极大地改善你的备考心情。尤其是备考后期,压力很大,花点小代价让自己舒服一点,真的很重要。
05重视指导性案例
19年感觉老师们没有专门拿出篇幅和课时细细分析指导案例,只有李佳带读了行政法指导案例,最后真的就是原题。我相信以后老师们会加大这部分的笔墨,甚至会出专门分析指导案例的课。如果没有,最好在考前能把所有可能考到的指导性案例的裁判要旨看一遍。
06克服畏难情绪,万事开头难
你们不知道我一开始对理论法是多么的抗拒,本理科生一直都不是很喜欢背东西,尤其是理论法这种东西。但是后来还是在考前半个多月的时候,硬着头皮每天早上两个小时过理论法,坚持到考试前一天8月30号。变化真的肉眼可见,一个星期之后我可以把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那一大段话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那一瞬间真的成就感蹭蹭的涨。主观题的时候,把白斌的理论法评析,按照艾宾浩斯曲线一天一节的背了20多天,因为底子太差,输出不利,但是我发现自己至少面对官方文件不再十分抗拒,面对一些问题也真的有的可写了。
07一个没人说过的规定:《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这是一个连接实体法和程序法规定,在案例分析指导用书里有一大题专门问了相关问题,但在之前3年的学习中我都没有看过这个规定。民事案件的案由依据法律关系性质来确定,可以说案由规定是最高法帮你整理好的民法大框架。实体意义上,案由直接影响法律适用,直接影响请求权基础是什么;程序意义上,案由影响管辖法院、举证责任等。在现在考试实体程序相结合、侧重实务的大趋势下,快速准确的判断案由既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能力,又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本文作者:齐国平
本文首发于青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