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中国是个法治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立法越来越健全,每个公民都有法可依。这使社会十分安定,人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经济发展才越来越快。在这种状态下,社会对于懂法律的人需求也不断增加。选择法学专业的考生也多了起来。法学也渐渐成为了一项热门的专业。
不过法学专业和学医是一样的不容易。不光是在工作以后,就是在学习专业知识上,要把那么多的法律条款记住,看着都很难。还要进行分析和理解,想想都头疼。其实,法学专业一定要知识面广,更要不断历练,经验丰富才行。不光难学,想成为一个好律师或好法官更是像过独木桥一样艰辛。所以考生们选择这一专业时,会慎之又慎。确定了自身条件,才会填进志愿表。
工作10年才知,法学生当初选择律师和公务员职业,差别不言而喻
法学专业为什么难就业呢?
虽然在我们大众眼中,学法律很高大尚。能考上的都是高材生,将来工作了工资高,各项待遇也会很好,让人很羡慕。但是,大家都不了解,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就业。那是因为:机会不多。
法学专业毕业后,首先要进行司法考试。也就是想当检察官、法官、律师和公证员等等,都得通过我们国家统一进行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拿到证后才能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单位。在我国难度大的考试莫过于司法考了,通过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十几,也就是说这个证不是轻易就能拿到的。这就是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可要想成为司法界的精英或骨干,还得必须参加这项考试并拿到证才有可能实现自己那份远大报复。
还有一个原因是法学专业涉足时好考,学起来难,未来发展空间还不大。这一行业每年都有许多人毕业,最普通的、懂法律的工作者特别多,可名牌律师却在少数,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量,这也就形成了刚毕业的法学专业生想找一个有经验的人带一带比较难,想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相对要辛苦一些。
这样看来,法学专业是个特殊的专业,只有对这一行感兴趣,愿意吃这份辛苦的人才能努力去攻克一道道难关,让自己在不断的磨练中经验丰富起来,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拿到高的工资,得到更好的待遇。故学法律专业的学生一般就业会找律师事务所,另外一外就是报考国家公务员。
选择律师事务所或公务员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到底好不好主要看三个方面:是否有提升的空间、在社会的地位如何、对自己的小家能否照顾得到。我们来分析一下,当律师和当公务员有什么不同。
先说提升空间,法学专业生刚一毕业,就算找到了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也要抓紧时间考取资格证,这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全力以赴。要想懂得更多,就要多和经验丰富的律师前辈学习,多与同行交流,多去接触案件,参与其中,所以作息时间相对没有公务员那么稳定。
如果你能上律师,努力干上十年,一定小有成就,让自己的经验丰富起来。那么你的工资和各方面待遇也会很不错。可是,如果没人带你,默默无闻过了十年,你一定还在做最基本的工作,待遇方面也应该没什么变化。也就是提升空间不一定。在这一点上,公务员就要好一些,公务员的提升空间虽然不大,但一步一步稳稳地晋级,待遇也会随着跟上来。只要不违法乱纪,提升空间相对比较稳定。
第二点来比一比在社会中的地位。还是公务员要好一些,每天上班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而律师就要多出去与人找交道,有时碰钉子,有时要赔笑脸。
在家庭照顾上,公务员按点上下班,有法定休息日。可以对自己的小家多些照顾。可从事律师这一行工作时间不定,比较忙些,顾不到家里的事,刚上班时的收入也没有公务员那么好,可能还满足不了家里的开销。所以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家里条件相对都要好一些才行。
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上考公务员还是当律师,是两个根本不同的选择。不过要想好哪一个对自己更有发展空间,哪一个是自己这一生想为之而努力的职业,认真选择。只要是自己深思熟虑计划好的,就大胆去尝试,相信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