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认为,企业就是为了要赚钱。它与传统文化核心相违背。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奉献。但当我读了稻盛和夫的书以后,我改变了认识。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我们现在把它称为传统文化,其实是不合适的。我们的文化从来没有断流,源远流长。就像我家的孩子正在读的民国老课本儿,虽然在年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吸收了西方的思想。在民国时期,中国的文化似乎被抛弃,但有更多的有见识的知识分子,编写了民国老课本。这里面既有中华文化的继承,又有西方的思想,举了大量的中外古今的例子,比如美国总统华盛顿樱桃树的故事,文字的描述既有古文又有简体译文。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应该是在明朝中后期,但他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发展成资本主义革命,这并不是不文明的,你不要认为资本主义革命就是先进!
资本主义的革命使得人们唯利是图,以金钱为中心,企业当然就成了各式各样的赚钱工具,这与中华文化背道而驰。
中国的文化从来讲集体主义讲奉献。中国的文化,不以个人主义为中心,讲天理。当然不是灭人欲,而是合理的调控名利。
在企业中贯彻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有很多很好的案例,比如稻盛和夫,他创办了两家世界强的企业。
我读他的书时很感动的一件细节,是他在创办电信企业时,他反复地问自己一个问题,他创办这个企业的发心是什么?是为了日本民众能得到更便宜更便捷的电信服务吗?他也不断地在给企业员工做这样的梳理。
创办一个企业当然要生存,要挣钱。我在德国海宁格的家族系统排列的书中得到了一个明确的解答,钱是为生命服务的。如果以前是为生命服务的,这个出发点来,企业和中华文化一点儿矛盾都没有了。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为了生命。当然会有被地主阶级所利用的部分。
最后我应该明确一下自己的观点。钱是为生命服务的。企业是要挣钱的。传统文化也是为生命服务的。一切都回归到生命本身。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01:00布施的工作原理也明确告诉我们。你要想取得就先要付出。心要手心向下自然会得到。
所以做企业的朋友也应该经常想一想。如何去更好地为生命服务?如何以付出为前提?我们这改革开放几十年,很多事情很多人的心思都用错了。我绝对不同意,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说法。万一河里没有石头怎么办?我们失去了自己的良知,诚信,道德以后取得的金钱。会带来灾难。
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把企业的经营与传统文化结合。
我个人来说,0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也做了很多年的企业法律顾问。现在我更愿意去推广传统文化。也希望在我的工作中把传统文化的内容介绍给企业的经营者。供他们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