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基层公务员,我在发展瓶颈期斩落法考

我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在村、镇、县三级都干过,浮浮沉沉,浑浑噩噩之下,已有十多年工龄。两年前,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就是挑战号称“天下第一考”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最终一战拿下。在此,分享我和法考的那些故事,与君共勉。

一、我为什么要挑战法考?

最开始萌发这个念头,是在年,当时,是司法考试改革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第三年,身边已有四五名公职人员通过了法考,在朋友圈晒成绩、晒证书,引来一片夸赞。我对此很是疑惑,这几位都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为何可以去报名参加这个考试?拿了这个证有什么用?

带着这些问题,我去网上查阅了有关资料,原来,这是一个报名条件较为宽松的考试,像我们这种不是法律专业毕业的老牌本科生,只要有三年法律工作经验,都可以报考。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从我脑子闪过:要不,我也去试试?

一组冷冰冰的数据很快让我冷静下来,据初步统计,-这两年的法考通过率大概在15%-20%左右,也就是说,平均5至6个考生,只有一个能考过。于是,我重新进行评估,自己是文科生,长期在党政机关从事材料写作,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谋篇布局能力和文字功底,与法律工作的特点相吻合。况且,法考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考察的是背诵记忆、法律思维、实践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这些我都有信心。于是,经过综合分析,我还是决定一试。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时我即将迈过35岁的职场分水岭,正面临发展的瓶颈期,也想通过挑战这样一个高难度的任务,为自己注入动力,鼓舞士气,以期取得新的突破,重新找回自信。

二、我是如何备战法考?

我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而且有着强大的强迫症加持,只要是认准的事,就会铁了心去干。于是,在年11月法考主观题结束时,我就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开始准备年度的法考。

详细的备考过程不再赘述,在此列一些具体细节,就可以很直观地反映我是怎么走过来的:

从去年5月起,我推掉所有可以推掉的应酬,一个人在单位宿舍住,每天晚上制定学习任务,雷打不动地听课、刷题。有一次从必须要参加的酒局回来后,我先在床上睡了一会,到12点酒醒后强迫自己刷足了题,直到2点才做完,虽然错得一塌糊涂,但也算完成了当晚的任务,满足了自己的强迫症。

为了听线上课程,我一边用平板看讲义,一边用手机刷课件视频,在居住地没装WIFI的情况下,每个月60G的手机流量套餐都能用完,最高峰时甚至直奔G而去,每晚结束课程的时候,都能感觉到手机在发烫,仿佛随时会炸。

去年9月,我顺利考过客观题,11月21日即将迎来主观题考试。从10月1日到11月20日,我开启了一段魔鬼式训练,度过了疯狂的五十天。那时,我在背诵和敲字两种模式来回切换,背得累了就坐在电脑前模拟做题,做题累了就站起来背诵。那时,把法治思想的一万多字原文都背得差不多了,每天的打字练习量也在一万五到两万字之间,在停下来时,总有脑瓜冒烟、手指抽筋的感觉,楞是靠意志撑过来了。在考完主观题后,我重新配了一副眼镜,竟发现双眼的近视都加深了50度左右,左眼散光已有度,可谓是损耗不小!

三、通过法考给我带来了什么?

最直观的收获,就是自信和底气。

在备战法考前,我是迷茫的,到了三十多岁的年龄,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能量,还能做出什么成绩,今后将何去何从?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我证明了自己还有一战之力,甚至能将“天下第一考”斩落马下!

随后,我提交了成为公职律师的申请,得到所在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今年7月,领到了梦寐以求的公职律师工作证。有了公职律师身份后,我可以参与所在单位的法律事务,为单位的重要文件、重要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在单位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根据现行政策,公职律师满三年后,可以申请出去执业,免实习期。虽然,我大概率还是会在体制内待下去,但至少多了一条退路,让我今后在工作中底气更足,不必再患得患失。

四、学习法律给我带来了什么变化?

这是一个同样值得讨论的问题,学习法律远不止于领到一本证,多一种职业选择那么简单,其给人带来的变化,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令人终身收益的。

首先,通过法律学习和法律实践,法治思维已根植脑海,由于懂法,身上会自带一种独特的气场,自信、干练、从容,令人刮目相看。

其次,熟悉法律以后,面对任何疑难问题,心中都有一本谱,这事该怎么分析、怎么解决、具体要做什么,很快就能列出一二三四,不再像从前那样遇事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最后,法治思维会使人强化底线意识,养成一丝不苟的处事方式,变得更加自律,更加严谨,更加守法,比一般人更容易避免犯错,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当中受益匪浅。

在领到公职律师工作证的当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法治之光照亮前行的路。在法治之光的照耀下,我将披荆斩棘,行稳致远,向着心中的梦想继续砥砺前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