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考试分开算分,第一次考,第二次没过也没用。这种算分模式基本否定了以前的复习策略。以前所谓的卷一上基本就过了的说法,现在已经不成立了。比如,今年有一些同学客观题成绩并不高,来分或者多点,但主观题成绩很不错。这一部分同学,不少的是经济法宪法三国没怎么好好背,时间花在了刑诉民诉民刑商法行政之类的学科上,第二轮优势就出来了。这样来看,法本的优势也就显著了。总的来说两次考试比较公平,确实淘汰了一些靠着死记硬背过关的学生。建议大家还是认真对待,法考一定是越来越难,越改挑战性越大,越来越朝着选拔真正法律人的标准走。综合性加大。客观题随机排序,而不是按照学科顺序排列,跳跃性强,很多人不适应;主观题一道题里面涉及多个部门法,如今年的民法商法民诉三合一的夺命13问。客观题中我记得有一题,ab考证据法,cd考刑法。反押题明显,基本上回避了所有的热点。今年是这样,以后怎么样不清楚。从今以后司法部不再提供真题和答案,只有参加了考试的人才知道考了什么题,参与批卷的人才知道是什么答案。个人倒觉得这个问题不太大,培训机构肯定会想办法弄题。客观题部分,今年经济法知产三国考的又偏又难,民刑考的简单,行政法考完了感觉没怎么考,那是因为有的题目和经济法或宪法合起来了。这只是今年的情况。不出意外,明年肯定两次都是机考。主观题机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适应的赶紧适应。最好的复习方法就是从大一开始好好学习,没有之一。不过,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关于主观题考试的特殊说明:主观题5道题: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一题,刑法一题,民法民诉商法3合1一题,行政法/商法各一题,择一作答即可(是为选做题)。考试配备法条汇编,显然不再考察对法条的死记硬背。第二次考试和第一次考试完全不是一个风格,第一次考试侧重于知识点的全面性,不会太深;但第二次考试,很多知识点就不会再考了,可能就逮着一个制度考深考难。今年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老师到了主观题没有提供背诵素材,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因为很多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会有巨大的差异,对掌握深度、精准程度两考会有不同要求。但19年怎么整,还有待观察。这个只能拭目以待。第二次考试一定会有超纲题,考察的是你的法律素养和基本素质。没有人知道答案是什么(甚至可能是学界尚无定论的问题)。这种题没有办法提前准备,更没法押题,你只需要给出你觉得合情合理的答案,并给出理由即可。今年的夺命13问,在问题给出的要求是:正确运用法言法语,有理有据,说理充分。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应该都明白。主观题的第一任务是答完卷,做完就成功一半了,历年都是这样。虽然从以前的7道题减少为5道题,但是每题难度增大,时间还是不够用。主观题答题,今年应该是不需要写法条序号,也不可能写(我自己写了几个好找的,其他的找不到,也没时间再找了)。年以各大培训机构要求为准,这个地方大家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不要剑走偏锋。我个人的感受,主观题的目标是考察考生的法学基本功和硬实力;今年的结果来看,也确实达到了这个目标:实力强的分相对较高,实力差基本功不扎实、死记硬背不懂法理、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基本都没过或者飘过。
开始时间:基础差点3,4月左右开始,好点的也不要晚于6月底7月初。今年首考各大机构使用主客分离备考的方法,但是已经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年,各机构都是主客观一体复习,早点开始没坏处。具体每一步,还要看明年各机构安排。一年两考,钝刀子拉肉,很难受。后期真的很累,身心疲惫。不过估计明年会好一些,因为机构都琢磨出方法来培训了,估计主观题复习没那么紧张或仓促了。小时定律仍然适用:法考复习少于小时,通关基本是碰运气或者基础极好。避免情感波动,没谈恋爱的实在不行就别谈了,谈了的处理好情感生活,以免影响复习。今年很多吵了架去考试,考完出来直接就哭了。(个人浅见,仅供参考)能看薄讲义不必看厚讲义,前者相对省时间。厚讲义后期基本是当字典查查看的。(尤其是法本基础较好的同学注意这一点)司法考试是深度和广度的平衡。分满分的年代,每一门课拿下70%的分数就是分——这已经是极高的分数了。所以,要允许自己在一定范围内犯错,省下时间去看看其他学科。但是需要注意,千万不要彻底放弃,如有人后期民刑都不看了,你不看彻底就忘了。用张海峡的话,民法商法刑法行政法和刑诉是炖排骨,要小火慢炖,长期下功夫还要一直温着(这就是为什么法考难);经济法三国法什么的是方便面,后期突击突击效果好。(本文摘自知乎,用户ID:KA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