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4次公考,来聊聊我是如何上岸的

白癜风病因都有什么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590398.html

本人年毕业,一直奋战公考(虽然中间间断了2年),今年总算上岸了,最终笔试加权70.2分排名第一,面试因为抽到了第1考场第1号,所以只考了84.6,不过也算是够用安全上岸了。

回想这几年的经历,总想写点什么,给像当年的自己一样迷茫、不知道如何复习的人。

ps.坚持看到最后哦~文末有彩蛋!嘻嘻。

我的公考经历

本科毕业,市场营销专业,几乎只能考“三不限”岗位。年开始参加公务员考试,和年进过2次面试,不过都是第二名翻岗。14年面试裸考比对手少了零点几分,15年参加了面试培训,考了86.5,翻了对手2.2分,但笔试差了2.5所以也没成功。

年开始辽宁省考全面缩招,全市只有一个三不限岗位,报了多人,笔试74点多,只考了第10没能进入面试。年省考只招应届生我不能报名,由于江湖上一直有“辽宁省考3年不招”的传言,加上16.17两年的省考情况,压力实在太大,于是暂时放弃,找了一个开发区国企的工作。

我总结了一下自己这3次的考试经历,也对比了其他岗位的分数,发现自己的分数算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只能报“三不限”,所以没什么优势。从成绩上来说,已经没有那种“飞跃式的进步空间了,再多个两三分情况也不会有很大差别,所以我觉得我应该从其他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于是赶在司考改革之前,在年通过了司法考试,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证。

接下来就是这次公检法的考试了,由于有A证,所以报了一个法院审判的岗位,笔试行测74.9,申论65.5,加权70.2排名第一,面试84.6,成功上岸。

关于笔试复习

笔试很重要,虽然理论上3分以内都有很大翻岗机会,但是对比公示名单就会发现,翻岗上岸的比例并不多,所以想办法在笔试上拉开分数、占据优势非常关键。

(一)行测——套题训练,速度为王

我是理科生,虽然都说“得申论者得天下”,但是我向来靠行测拿分。我的复习节奏还是比较轻松的,从来没有那种起五更爬半夜的情况,也有很多同学问过我学习方法,就是两个字,做题!

1、要成套做题

除了第一年我对照教材,逐个知识点的学习之外,在之后的考试复习中,行测我都没有再看过基础的教材了。而是以成套的做题为主,再加上一些常识、成语的记忆,主要的是训练做题的速度。

行测的题型很固定,五大类九小类,做题方法、技巧也就那么多,基本学一遍就能懂,除了有的人可能不擅长数学以外,很少有知识点学不懂的情况。比如图形推理,规律就是那么多——点线面、递增递减求和求差、等差等比翻转平移等,单个知识点都很简单,但是真正考试的时候,很有可能做不出来。其实这种情况,不是知识点没学懂,而是在单拿出一道题的时候,你不能迅速反应出应该用哪一个规律来解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再去扣知识点是没有用的,而是应当通过综合的做题来训练知识的运用。

因此,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同学,针对行测我的建议是,除非你是知识点本身不会,比如你不知道什么叫“翻转”,那你可以去看对应的基础教材,否则,真正能够提高分数的就是做题!

2、限时做题,训练速度

当然做题也是有方法的。要成套的做题,并且每一套题都掐时间,我每次都是1小时55分钟(要留5分钟涂卡的时间),如果时间到了我就停下,要是有没做完的就蒙,然后对答案、评分,这样你得到的分数就接近于你在考场上能够得到的分数。在研究错题的时候,再去做那些你当时没有做完的题目。

3、合理分配时间,把控试卷

要训练自己对于题型、试卷的把控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和每一种题型的时间分配。以我自己为例,我的顺序和时间分配方法是(省考题的):言语理解(30-35分钟)--数量关系(25钟左右,与言语理解共用1小时)--判断推理(20左右分钟)--常识(5分钟,时间不够就蒙,保证给资料留25分钟以上)--资料分析(25-30分钟),共计1小时55分钟。

每次做题时,我都会严格按照以上的时间,如果某一模块的时间到了题目还没有做完,那么这一模块剩下的题目我就会用蒙的方式迅速结束,进入下一题型。这样可以保证即使某套试题的某一模块题目比较难,也不会因为在这些题目上面花费过长时间而导致后面性价比更高的题目没有时间做。时间久了之后,就可以根据时间,及时了解这一套题目的难易程度,调整做题速度。

4、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因人而异

具体如何分配时间要根据自己情况,我给数量关系时间较长,因为我基本可以用20-25分钟的时间,保证数量对8个以上,所以对我来说数量性价比很高,但不同的人侧重点不一样,中心思想就是把时间分配给能拿分的题目。

5、短板模块,针对性训练

如果你想针对性的训练某一个模块,可以拿出一套卷子中这一题型的题量,按照自己确定的这一模块应当花费的时间计时作答。比如资料分析,可以每次拿出4大道20小道的资料分析题,计时20-25分钟做完,用这样的方式专门训练某块的速度和准确度。

6、数量关系题目的选择性放弃

我认识不少人选择性放弃了数量关系,考试时直接蒙掉,用剩下的时间做别的题目。这种做法可以理解,对于数学不好的人来说,数量关系题目很难,费时间且准确率低,这种情况下直接放弃是可以考虑的。

但你要想清楚,你放弃的这分数能够从哪个地方补回来。尤其是报考竞争压力较大岗位的同学,你的对手有可能像我一样数量关系能拿8-10分,你直接蒙最多也就3.4分,这4-7分的分差你必须有另一个擅长的模块能弥补回来。

对于这些人我的建议是,把简单的题目做对,剩下可以的放弃。在时间充裕的时候,多学一学数量,其实也就那么大类题型,你可以选择掌握其中的几个,在考试的时候可以花10分钟选择2-4个你会的、简单的题目做出来,剩下的如果你再蒙对2-3个,那么这部分至少能得到5、6分,分差压力也就小很多。

总而言之,对于行测来说,速度是王道!如果给足够的时间,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关键在于,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把该得的分得到手!

(二)申论——材料为王,注重积累

申论一直是我的弱项,作为理科生,文学积累是硬伤,一般能到60分以上我就很知足了,这次考了65.5是历史最高的一次,对我自己来说非常满意了,所以这方面我能给的建议可能不多。

1、基础不好的可以选择报班

之前我一直都是自己学,后来觉得没什么提高,在年的时候报了一个高分专项的班,为期3天。跟着老师学了一遍基础解题方式,感觉对于申论有了新的理解,至于效果,因为那次培训之后辽宁省考就没有对社会招聘了,所以没有检验成效,但是我觉得还是挺有用的。像我一样申论小白的,可以报一个班试一试。

2、卷面很重要

和高考作文一个原理,一个整洁的卷面能够提升很大的印象分,所以平时要多练习卷面书法,千万别懒,多写一写总有好处。

3、注重语言积累

言语积累尤其在大作文上还是很重要的,这次考试申论成绩比较高,我觉得就和这个有关。因为之前在工作中做过关于青年创新和实干奋斗的主题演讲,所以这次作文结尾的时候,我把之前演讲的段落写进去了,引用了一些习近平讲话,还有点排比句什么的,可能与这个有关。另外,面试的学习对于申论也有一些帮助。

平时可以多看一些好的文章,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