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长江日报」
今年9月,当江汉大学级本科新生入学翻开自己4年的培养方案时,龙舟课、导师制、课外创新学分、大学生全员科研创新计划……一个接一个的新名词让他们感到兴奋不已。
江汉大学合并组建20年来,始终坚持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累计共培养毕业生11.7万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不少人成为行业翘楚和企业精英。该校与武汉地铁集团于年开始校企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通过联合培养“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本专科生,为地铁集团输送了近千名毕业生,为推动武汉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和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宽口径、厚基础、强应用、个性化”,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的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江汉大学在学分制改革上做了大胆创新和实践,构建起特色鲜明、多元创新的课程模块,学校学分制教学改革成果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包括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应用文写作等。每个模块又包括丰富的选项,比如大学体育开设篮球、网球、龙舟、瑜伽、健美操等23个体育项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具有生长性、立体型和开放性特点的课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包括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综合技能、专业实践、创业教育五个方面,赋予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课外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完成5学分,培养了一大批知识结构宽广的复合型人才。
从年起,江汉大学实施全员导师制,规定专业配备2-5名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指导,全天候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建立导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每年评选10%优秀导师给予表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或岗位聘任。
实施“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创业学院,构建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在学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海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品牌特色项目中,对创业学子贴身指导。成立炳灵学院,通过实施更加灵活的学分互认与转换政策,创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育人机制。
随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进,学校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年,江汉大学5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湖北省属高校中并列第二。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人次,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全国排名位,湖北省属高校排名第4。学生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篇,其中高水平论文篇。获批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近10年,英语专业学生四八级考试一次通过率高出全国高校平均值25-35%,法学专业学生司法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值25-48%,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2%以上。
文:吴秋娜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