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法律之利剑,他是善啃硬骨头的拼命三郎

「本文来源:江苏政法」

“法制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敬畏法律、忠于法律是永远的信仰。”这是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医药高新区分局法制大队副队长王於承始终坚守的信条。19年来,他在法律法规学习中刻苦钻研,面对同事提出的疑难问题,他总能引经据典;他胆大心细、协助配合,在与犯罪嫌疑人的斗智斗勇中大显身手;他敬畏法律、爱岗敬业,在一份份卷宗中奉献出自己的辛勤和才智。

夜深人静,王於承办公室的灯始终亮着,在这里,他对疑难问题逐个击破,确保尽快给出指导性意见,同事们送给他一个外号,“善啃硬骨头的‘拼命三郎’”。因业绩突出、素质过硬,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5次。

他是无私无我的“奉献者”

今年5月7日,王於承刚刚动了一个大手术,开放式手术创面无法缝合,医院的病床上挂水,坐不得也动不得。

“兄弟,你还好吗?”5月9日,正在挂水的他接到了同事的电话,顿时来了精神。但电话那头,同事欲言又止。

“能不能到专案组来一下,案件办理遇到了一些困难。”在王於承追问下,同事说出了实情。

“行,没问题,只是需要一个弟兄开车来接一下。”没有任何犹豫,王於承答应了。

“小王,你想干嘛?都这样了你还要去单位,你不要命了?”护士和病友都投来诧异的目光。“没事的,我动嘴不动脚就行了,我的弟兄们需要我。”

拗不过王於承的坚持,家人只好小心翼医院楼下等候。晚上10点,医院,百米的路程他“走”了足足50分钟,大汗淋漓,导致伤口破裂。

此后一个多月,他一直牵挂着案情,实在需要到办案组时,仍是让同事来接,趴在汽车后座上,赶往办案点。到了出院时间,医生再三告诫他需要在家安心静养,但他摆了摆手,车子直接开进了专案组办案点……

他是同事身边的“活字典”

“脾气不好,但人缘特好;吹毛求疵,但业务精湛。执法办案遇到困难,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同事们对王於承如是评价。

在案件审核中,王於承严肃认真,注重细节,“吹毛求疵”的功夫让同事们既佩服又害怕。对办案单位在案件中存在的问题,他总是及时指出并要求补正,从不讲情面。但对于基层办案的同事,他又非常注重“传、帮、带”,引导民警合法、规范搜集证据,确保执法办案的质量。

在办案单位同事呈报案件时,他大多数时间是在听办案民警叙述,听他们对案件的意见和看法,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指出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办法。从接处警处置到案件定性,从纠纷调解到侦查策略,从立案追诉到办案的程序……只要跟法律沾边,大家在执法办案中遇到什么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向他咨询。

年3月的一天,滨江派出所的同事给他来电咨询,“有居民反映称,辖区长江边某码头最近经常有运输船运送江砂且价格便宜,怀疑无证经营,应该将线索移交给市场监管局还是水利局?”

“未经许可擅自开采江砂对长江生态危害巨大,达到追诉标准要以非法采矿罪追究刑事责任。”了解情况后,王於承敏锐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条简单的行政违法线索。他让滨江所同事了解江砂来源和经营数额,协调有关部门查询相关行政许可的情况,同时长线经营,掌握组织网络关系。最终,一个长期盘踞长江岸边,集开采、运输、销售的非法采矿犯罪团伙被成功端掉,该案也成为当年江苏省“碧水蓝天”专项行动十大精品案例。

他是规范执法的“领头雁”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警19年,王於承先后在基层派出所、法制大队工作。年,他首批通过公安机关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年,他以泰州市第二名的成绩高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成为一名公职律师,并成为全省首批公安法治人才库成员。

参加法制工作以来,王於承一直从事案件审核、复议应诉、法制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并经常提前介入疑难复杂案件,以精湛的法律素养为全局案件“问诊把脉”。在泰州市首例非法采矿案、“9.19生产销售假药案”、洪某等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某侵犯商业秘密案等一批重大有影响的案件办理中,他披星戴月、无惧病痛、随警作战,为案件办理提供精准的法律指导服务,确保了案件的成功办理。

不仅如此,他多次参加市局、省厅各类法制比武竞赛并获奖。年参加全省公安法制员业务技能竞赛获团体二等奖,年参加全市行政复议应诉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参加全省行政复议应诉技能大赛获“十佳能手”光荣称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