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法学好,法学生只想劝你快逃

白癜风能治愈么 http://m.39.net/pf/a_4791307.html

法学这个专业,让人倍感矛盾。

既有“汉皇法帝”之说,又有“劝人学法,千刀万剐”之辞;既是热门报考专业,又连续五年登上红牌专业榜,被称为“热专业冷就业”。

图源:麦可思研究

它到底是理应劝退的“天坑”专业,还是潜力可期的“真香”专业呢?

还得从法学到底学什么说起。

1

学前何以琛,学后张益达……都不如

对于大部分法学生来说,点燃他们对法学专业热情的,可能不是专业法律从业者。

而是TVB律政剧里能言善辩的“大状”、国产剧里帅气利落的律师何以琛和“小破站”里以身说法的“法外狂徒张三”,勾起他们对法律的向往。

入学之后才发现,别说是影视剧中光鲜亮丽的法学生形象,连“学前何以琛,学后张益达”的传说,都是假的!

张益达好歹过了法考、拿到了律师执业资格、完成了从实习律师到正式律师的进阶之路,还拥有一头秀发。

而自己还在学习阶段,课程压力已经让头顶发凉,没资格“碰瓷”张益达。

法学的本科课程,一般分为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四大部分,也有采取“10+X”分类设置模式,“10”指法学生必须完成的10门专业必修课,“X”指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开设的其他专业必修课程。

正如医学专业里“没有病人会根据考试重点生病”,法学专业里也“没有人会按照考试重点犯罪”,这就意味着,期末考试的时候每本教材每条法律法规都是考试重点。

背不完书的法学生只能在考场上采用“紧急立法权”,这是为应对考试,法学生基于能想起来的法律知识和对法理的大概理解,在考场上临时续造(编造)法律的权力。

道高一丈的法学老师则可以使用“立法否决权”,指在阅卷过程中,在考生根据一般法理而续造(编造)的法律与现行法律相冲突时,以挂科的方式认定续造(编造)法律无效的一种权力。

在这种博弈当中,法学生会产生清晰的自我认知:法学生只是虚伪的外壳,真实的自己是个绝望无知的法盲。

专业选得好,天天像高考,甭提期末周,爆肝把夜熬,年年新法规,根本逃不掉。

这,就是法学生的学习常态,也是法学生容易秃头的原因。

但是,千万别把法学生当成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

熟读狂背只是辅助工作,法学更为重要的是分析思考与逻辑推理。

所以,在法学课堂上,老师会通过层出不穷的奇葩故事给同学们做案例分析,将枯燥的法理与灵活的事例结合,条分缕析地说明案例中的当事人所犯何罪。

让堪堪成年的法学生见识社会的光怪陆离,让学生在步入法庭与职场之前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让追求正义的一腔热血多了理性思考与法律思维。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总不会按照书来,老有超出知识储备与常规操作的情况,这需要法学生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机敏的应变能力。

这一点,出卷老师也早早考虑到,他们结合古今历史、名人轶事、虚构故事,在期末考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法学生纷纷咂舌。

2

法学专业,毕业考考考

在法学生通往法律从业者这条道路上,期末考只是小打小闹,正式的考验还得看“天下第一大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法考)。

法考的前身是国家司法考试(简称:司考),这门考试是专为法律行业工作者(如,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律顾问等)设立的法律类职业证书考试。

自从年改革之后,法考严格限制考生专业,只允许本科或硕士学位为法学类专业和非法学类专业但是从事法律行业满3年的人报考。

这场通过率在10%—15%之间、囊括八大部门法、竞争压力极高的考试,愈发成为了应届法学生的“角斗场”,甚至有“法考证才是法学生的本科毕业证书”一说。

大多数法学本科生会选择在大四的时候,“头悬梁锥刺股”般准备法考。他们担心自己会成为法考失败的大部分人,在毕业的时候失去叩开律所大门的资格。

事实上,法律行业是一个比较看重学历背景和人脉资源的行业。

尤其是法律人心中的白月光“八大红圈所”(指中国八所最顶级的律所),除了法考证,还对毕业院校、学业绩点、英语能力、奖项证书、实习经验、最高学历等方方面面都有考核要求。

图源:网易数读

所以说,光有法考证,还难以进入“红圈所”。

不过,对于法学生来说,法考证在手,律所工作总会有。

法考证的确是一块实用的“敲门砖”,让法学生仍然有选择的余地,在律所行业中求得一席之地。

不打算转行业发展的法学生,在大三大四的时候,除了报考法考,还会选择报考研究生或者公务员考试。

也就是说,无论是升学进修,还是社会工作,考试已经成为了法学生在毕业之际绕不过的难关。

这种“难”,不仅在于试题本身的难度、复习过程的疲倦痛苦,还在于:如何在时间成本极高、通关率极低的情况下,选择最优的道路并且通关。

这就会产生一种“你看我好,我看你好”的局面,法考的羡慕考研考公上岸的,研究生在读的眼馋有稳定工作的,考公的惋惜没有继续求学。

在这种困境中打转的法学生,难免会发出“劝人学法,千刀万剐”的哀嚎。

即便如此,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人跨考法律硕士(非法本),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依然认为“法学是文科中最好的专业,没有之一”。

劝学与劝退的声音交织,倒不是因为哪一方有失偏颇,而是因为在文科难有出路的大环境下,法学专业依旧是一张很好的资格入门券,让人能接近法考、律所、体制单位和公司法务等光鲜工作。

3

法学到底有多硬核

抛开学业压力和就业困难来说,法学专业本质上是很实用又“硬核”的专业,对于人的思维成长和生活维权相当有帮助。

正如张明楷教授曾说:

“法学是成年人的工作,如果不快点毁掉你们的童年,你们怎么真正成熟!法学是统治者的事业,如果不毁掉你们的平民心态,怎么能进入领导者的行列!法学是研究人性恶的科学,如果不深刻的直面邪恶,你们又怎么能彻底地明白正义!”

而在法学专业的学习中,与其说是背诵法条、分析案例,不如说是通过法条案例洞悉人性幽暗、掌握规则运用和认识社会的多元,这会让人从更为冷静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常有抱着满腔天真与热血踏入法学领域的同学,经过几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变秃了、变强了,也变冷酷了。

但这种“冷酷”对于法学生而言,无疑是思维的成长、专业的体现和能力的提升,他们已经学会从生活的“瓜”中发现法律问题,并用法律作为解决途径。

而且,法学生还会将专业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对于不合理的规定提出质疑,切身地运用法律维权。

面对出尔反尔的消费条约,法学生无偿给商家老板进行普法活动;

处处“挖坑”的租房合同、劳动合同,逃不过法学生的火眼金睛;

眼见闺蜜好友步入婚姻殿堂,二话不说承担婚前协议的拟定工作。

感觉法学生是最可靠的朋友

哪怕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法学生也尽最大的能力提供法律援助。年,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在15天里完成26份起诉书,帮助26名乐器厂员工讨回万补偿款。

让人们见识到了法学生的有担当有责任,有知识有力量。

还有华东政法大学学生诉告迪士尼禁带饮食一事,获赔金额虽小,但是意义重大,让人知道法学生和法学专业是能切实推动社会改变,走向合理合规合法。

法学知识的这种“硬核”实用,让无数法学生经历了学业、就业、心理和生活的磨洗后,依然选择成为法律工作者,成为照亮世界的一束光。

他们或者像王飞一样,帮助冤屈者力争清白;或者像郭建梅一样,给无力者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是巡回法庭工作者,背着国徽翻山越岭,专门走下基层为人民伸张正义。

或者只是普通的某某律师,但是对待手中案件一丝不苟,生怕让罪恶生根、让不公萌芽、让清白蒙冤、让生命枉死。

正是这种对公平、正义和理想的向往,让不少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选择了法学专业,并且在边痛骂中边庆幸:还好当初我选择了法学。

或许就是这种又爱又恨,让法学专业圈子里,对这个专业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最后,分享法律界大佬之一罗翔的一段话,与诸位法学生和法律工作者共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