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资本清仓新东方减持好未来,为何转身

北京痤疮专科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403531784044510&wfr=spider&for=pc

见多识广是媒体人的优势,但媒体人创业一定能成功吗?或许同样没有捷径,但却一定有自己的创业逻辑。

撰文

陈世锋

编辑

订顽

最近,高瓴资本向SEC(美国证监会)递交年Q1持仓情况。在这个季度,高瓴资本继续对好未来进行减持,在上季度减持.23万股后,本季度高瓴资本再度减持.97万股,两次减仓比例超过53%。更为惊人的是,高瓴资本已经清仓了新东方。

众所周知,新东方、好未来一向是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龙头。因而,高瓴资本的这一举动似乎预兆着其看衰中国教育培训行业。但与此同时,高瓴资本却领投了中国教育行业史上最大一笔融资,金额为10亿美金,对象是猿辅导。

这样一家创新教育品牌,为何能够逆势得到高瓴资本的认可呢?

或许,很多人都受过上网课,用猿辅导;做练习,用猿题库;找解题方法,用小猿搜题的三连电梯广告魔音摧残,但很少有人了解猿辅导背后的创始团队以及商业逻辑。

公开资料显示:猿辅导的创始人李勇是曾是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之前是《环球企业家》执行主编,而其核心创始团队中的李鑫、帅科均是其网易门户事业部的下属。可以说,猿辅导是一群网易媒体人共同打造的创新教育品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能够一窥媒体人的创业逻辑。

人脉资源与创业项目

做到网易门户事业部前总裁,李勇在网易的9级制管理体系中,地位仅次于网易创始人、CEO丁磊和CFO蔡安活。网上流传,李勇在年离职时曾受到丁磊的极力挽留,丁磊开出了包括事业部独立、股权分红等诸多优惠条件,最终也没能留下他。

离职创业时,李勇在业内已经积蓄了不少人脉资源。比如,从网易出来创立雪球的方三文、创立陌陌的唐岩、创办YY的李学凌等人均与其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或者李勇本来就是他们创业项目的投资人。甚至在唐岩与网易发生争端时,李勇公开力挺唐岩。

因而,很多投资人当时听说李勇要在互联网教育行业创业,在还没有确定具体项目时,就有四家企业明确投资意愿,最后是IDG项目经理抢到了这个投资。第一笔天使融资拿到了一千万美金,在当时创下了比较高的一个金额。某投资人如是说。

当然,在人脉资源之外,媒体人内在的敏锐洞察和广阔视野也相当重要。某位转型做投资人的《新京报》总编辑这样认为:做媒体就是在做价值发现,媒体人要去判断一个事情是否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我觉得做投资或者创业也是在做价值发现,无论是面对一个领域,还是面对一个项目,你要去发现它的商业价值在哪里。

年,李勇团队瞄准的是在线教育具备的商业价值——可以打破教育资源的地域配置不均,提升教学效率,促使教学效果数字化呈现等等。此时,在线教育市场主要有两类参与者:一类是传统教育企业的在线业务,另一类是互联网技术人士创办的在线教育企业。相比两者,前者缺乏互联网基因,后者缺乏教学和教研积累。

而从互联网公司出来的李勇等媒体人,他们不仅具备互联网思维,也愿意推动前沿技术在教育场景的落地化应用,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内容运营,并以此为根基延伸到自营服务,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育商业闭环。

从内容出发,打造教育垂直流量池

-年,移动互联网锋芒初露,就展示了其强大的商业价值:如在电商领域可以迅速下沉到十八线农村,各种类型的O2O业态层出不穷……借助智能手机等设备,人与人、人与货、人与场景的连接能力不断增强。

而人群向线上的聚集,也促使了各种社区社群的形成,引发商业模式的发生变革。比如,雷军的小米就借助了微博、论坛等形成的电子爱好者社群,在粉丝经济的刺激下一步步做大做强。

对于李勇等经历过传统媒体、互联网媒体的人而言,他们更明白技术引发的传播渠道变革,以及由此引发的大众注意力转移的重要价值。并且,他们不仅重视俘获传播渠道变迁红利,还注重输出内容来创造商业价值。毕竟,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交流,还需要内容作为媒介,学习内容资源也是其中之一。

因而,李勇离职后创办的第一个企业是粉笔网,这是一个基于学习资源分享的点评互动社区和平台,连接的一端是带有KOL属性的老师,另一端是渴求知识的学生,而他们的纽带则是粉笔网上的学习资源。

粉笔网主要是为了公职考试人员服务的,为了他们的刷题需求,李勇等人还研发了一个在线题库产品——猿题库。起初,猿题库是一个付费产品,最初有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题库,其中,行政能力测验的应用收费为25元/月,申论应用为免费使用。通过粉笔网社区引流,进而让人到猿题库付费刷题,这是李勇等人设计的针对公职人员考试的在线学习商业模式。

不过,受限于KOL师资,以及SNS教育类产品的用户沉淀比较困难,粉笔网的活跃度一直不高,最终在尝试了15个月后宣布暂时关闭。不过,猿题库保留了下来,并在免费的战略下不断扩充,成为吸引用户的下一个流量池。

这一招直接命中了中国在线教育的靶心——题海战术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不管是中小学、大学乃至职业考试,刷题几乎是每一个学生的强刚需。因而,一个丰富的在线题库就可以沉淀中国人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形成一个以题库内容为核心的流量入口。

因而,李勇团队先后推出公务员行测、公务员申论、国家司法考试、考研政治、一级建造师、企业法律顾问和初级会计职称题库,还杀入K12领域,整合了高考、高中、初中、小学各科题库,渐渐成为吸引大量用户的一款教育工具APP。

不过,也有人指出,刷题更多的是针对学霸,以及主动学习的用户。对于一些学渣来说,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搞不懂,怎么可能有时间刷题?对此,李勇团队又开发了一个小猿搜题的产品,借助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只需要拍照一下即可获得解题方法、解题思路,这几乎就是学渣们的作弊利器。

据公开资料显示,年改名猿辅导之前,猿题库累积学生答题总量超过30亿,积累了海量中学生练习行为数据;小猿搜题用户数超过万,在过去一年为中小学生提供拍照答疑数量达60亿次。由此,李勇团队的教育垂直流量池已然成型。

而据最近蓝鲸教育智库对家中小学教育APP的调查分析显示,年Q1教育领域用户规模TOP10中,小猿搜题和猿题库赫然在列,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八位。

重运营、重服务,发挥教育数字化优势

有了教育垂直内容工具不断沉淀的流量池,接下来李勇团队需要考虑的就是商业化变现的问题。年6月15日,猿题库宣布正式推出K12在线辅导平台猿辅导,该平台支持初高中学生随时随地向全国名师约课,老师与学生可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直播互动辅导。此后,李勇团队将公司名字由猿题库改名猿辅导,从工具到服务,完成了商业化变现的最后一环。

在这个过程中,在线化、数字化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猿辅导与传统教培机构线上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因为猿题库沉淀了更多有价值的用户行为数据,通过近全国初高中生1/4的使用比例,猿题库能够实现对学生做题能力、学生知识水平的全面把控。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为其匹配更符合条件的老师,从而打通从测试到辅导的在线教育闭环。

不过,与线下辅导机构相比,如何与学生在线高效互动是一个难题。但从年直播这种新形式的出现,其带来的沉浸感体验对在线辅导来说是如虎添翼。迎合直播+教育这个风口,猿辅导也加入了颇受资本和家长追捧的1对1直播课,但师资成本高、运营成本高、获客成本高这三高弊端始终难以打破盈利魔咒,导致在线教育规模化扩张受阻。

经过对运营数据的分析后,李勇团队果断停止在线1对1直播课,转向双师大班课,通过数百至上千人的名师直播+几十人的小班辅导这种方式快速抢占在线教育培训市场。因为,双师直播有一流授课师资,确保了输出质量,另外专职辅导员确保了学员的输入效率,学习有效果的同时,家长还有被服务的感受,自然愿意付费,价格也比较亲民。一名在线教育观察人士指出。

与此同时,在数字化的辅助下,猿辅导的产品迭代和运营能力也在不断凸显。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借助借助猿题库积累的大数据、以及直播和回放的教学视频数据,发现学生的薄弱点、易错点;系统也可以根据学生易错点、薄弱点推荐匹配的专题课,其中也包括专门的讲练课。

猿辅导CEO李勇认为,很多人认为在线教育是内容产业,忽略了它的本质,其实是服务业。从最初的题库内容工具,到如今的辅导培训,李勇团队对于在线教育的认知也在不断加强。而服务业的好坏更大程度取决于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把控,以在线教育行业来说,就意味着对教学质量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因而,从平台转向自营是李勇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在自营模式下,老师可以更专注地生产教学内容,这就如同媒体编辑要沉下心才能写出好稿子一样。

从题库内容构建的流量池,到自营模式的在线服务,每一步都让李勇团队的快思考表露无疑。期间,大数据、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也被其团队善加利用;他们还牢牢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直播+的风口。有机遇,更有能力,这样的媒体人或许更容易成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