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信仰发光

治白癜风哪里好 http://www.znlvye.com/m/

学报告谈体会

在新时代扛起司法担当

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现场,当我近距离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公正司法那段话时,顿时感到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对于一名法官来说,这是饱含鲜明宣示的前进引领、奋斗召唤,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司法事业的嘱托和期待,我们必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扛起司法担当。

作为一名党代表和司法工作者,我是法治事业的一分子,在全面依法治国这场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中,必须要听党指挥,自信自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深刻地感受到,社会治理是一个相互合作的协同网络,法治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与其他治理方式相互理解与尊重、相互帮助与合作,才能共同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浙江从来都是勇立潮头的创新热土,浙江法院人更应在探索中守正创新,在“两个先行”中贡献司法智慧,为法治中国绘制新图景。法官要扛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应有的担当,我将深刻领会“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的道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法治初心,更是永恒追求。

坚持用信仰“发光”

——记党的二十大代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王群英

党的二十大开幕那天,走出人民大会堂,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王群英的手机里收到了很多朋友、同事发来的截图、视频等问候。开幕会的直播镜头扫过浙江代表团时,在王群英身上定格数秒——此时的她眼神坚定,聚精会神注视前方,腰板挺得直直的,一身制服特别精神,她说,法官的职业尊荣感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我36年的人生中,法治占据大半时光,是我的主旋律。”王群英喜欢穿着这身笔挺的制服,辨识度高。开会前恰逢电视剧《底线》热播,在赴京的航班上,乘务人员早早做了功课,激动地招呼她:“您是来自温州法院的代表吧?”

十多年来,从基层法庭到院机关,从民事审判到刑事审判,王群英坚守在审判一线,从江南水乡的邻家小妹到“大嗓门”法官,她温婉柔和的形象、开朗自信的笑容,可以瞬间拉近和大家的距离。但只要一谈起经手的案件,王群英的神情就变得坚毅起来。正是这刚柔并济的特质,让她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

如今,王群英回到了孕育她的土地,重新整装,化会议精神为实干力量,以“群英党代表工作室”为阵地,在完成审判工作的同时,做好服务群众、宣讲法治的工作。“为了能成为照亮法治前路的微光,我们一直坚持着信仰。”

火眼金睛的“社会人”

齐肩发束起,修身的制服配上黑色小高跟皮鞋,瘦高的身板,笃笃脚步声匆忙……刚从法庭出来,王群英又拿出了好几摞卷宗,“最近几个案件要再看看细节,尽早帮当事人解决。”

在瓯海区法院,王群英多次荣获“办案能手”称号。办案要高效,也要让群众满意,她说,秘诀是把准备工作做在前,善于发现群众纠纷的痛点。扎根基层法庭十余年间,王群英发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炼出一双“火眼金睛”——关心每一个案件背后的故事,探析法理背后的情理。

王群英工作过的梧田人民法庭位于瓯海区梧田街道,外来人口居多,民事纠纷案件也复杂多样,大多源于夫妻、亲朋、邻里之间的琐事,人情关系较为复杂,案件经常是易判难调。有时人多的时候,法庭像个菜市场,案子堆着办不完,群众也着急。王群英通过提前仔细翻阅卷宗,发现只要找准“情理”突破点,许多矛盾可以迎刃而解。

因房屋拆迁,弟弟将哥哥和母亲告上法庭,这起案件让王群英记忆深刻。“立案时一家人相互谩骂,弟弟给了我厚厚一本‘我的前半生’回忆录,诉说几十年间兄弟相争、母子纠纷、婆媳纠葛。哥哥给我看了手机里弟弟发来的不堪入目的辱骂短信。”

案件受理后,王群英和团队第一时间走访当地村委会,摸清纠纷的来龙去脉,并联系村干部协助开展沟通工作。“我发现,这不仅是一个所有权纠纷案件,藏在背后的是一家人破碎的亲情。”王群英回忆道。当天开庭时间从上午9时到晚上7时,整整持续10个小时。她耐心倾听、苦口婆心劝解,一点点获取一家人的信任,一步步唤醒一家人的亲情。从兄弟反目、母亲无奈,到最后兄弟让步、母亲谅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我要找王法官帮我们看看!”两年后,哥哥又拿着拆迁协议来找王群英。母亲的拆迁安置房建设费没钱交款,弟弟人在国外。王群英从指导诉讼到越洋调解,最终帮老人实现老有所居。

王群英感觉自己早就是个“社会人”了——作为优秀毕业生的她从法学院毕业后,成为温州首批大学生村官,来到当时全国闻名的“小康”小区罗东锦苑社区,主要任务是协助村两委做好村务工作。“当了村干部才发现,生活中有那么多鸡毛蒜皮,而人又是如此多样。”她回忆,每天都有村民来反映各种各样的诉求,有说楼上空调漏水要赔偿的、有咨询子女上学问题的、还有因琐事吵架闹不和要调解的。

“怎么解决?想想都觉得棘手。”当时村支书、村主任在处理基层问题时的方式方法,被王群英深深刻在心里,“罗东锦苑社区有余户,他们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谁家孩子读书了没有、家里头有哪些困难……了解得更细,做起工作来才越容易。”

这段经历令她受益匪浅。

等到考入瓯海区法院被分配到最繁忙的梧田法庭,一待就是十年,面对鸡毛蒜皮和家长里短,王群英处理起来都不在话下。王群英习惯性地让法官助理将庭审的时间安排充裕一些。“我需要去倾听双方的说法,去做工作,去尽最大努力化解双方的矛盾。”她骄傲于自己除了是裁判者之外,还是一个情感修复者,“每处理完这样一起纠纷,就像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暖。”

“凡事要多做一些”

在梧田法庭的十年,是王群英人生变化很大的十年。她从一名元气少女升级为二胎妈妈,从初出茅庐的助理审判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员额法官。

梧田是瓯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中小企业很多,反映到司法审判中就是法庭收进来的案子多且杂,案由多达50种以上,每年要办结的案件近七百件。刚到梧田法庭的时候,法庭是一个租借的小楼,立案、办公、开庭都在一层小间,没有独立分配的书记员,也没有独立的法官接待室,一个人要兼任送达、归档等除开庭记录外所有书记员的工作。人多的时候,办公室经常是里三层、外三层围满当事人,4个电话时刻都在“轰炸”,互相之间说话要提高好几个分贝。外表温柔的王群英因此练就了一腔大嗓门,走廊上常常回荡着她中气十足的声音。

一起合同纠纷案的原告提交了余份送货单,要求一份一份举证、质证,双方争议很大。庭审从上午8时4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3时才结束。

“我了解到被告律师是从北京赶到温州的,他也想把案子解决了再回去。”王群英决定抓住这一丝可能性,对双方进行了背靠背的调解。

原告最终同意让步,但也为后续执行而担忧。王群英当机立断,在调解协议上增加了“被告如不按时履行,要多支付30万元作为违约金”的条款,用以保障原告权利。

“凡事都多做一些。”王群英说,“因为有时候多做一些,反而效率更高。”

年,司法改革刚刚开始,王群英作为院里最年轻的法官,组建新型审判团队,率先开始探索团队集约办案,科学安排“审、助、书”的分工协作,力求调解工作前置、送达周期缩短、庭前准备妥当。勤于思考的她,带着年轻人一起,将抽丝剥茧分析案情的工作方法,摸索总结成一套化繁为简的“王群英工作法”,办案效率越来越高。

“我们对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工作进行合理分工,见缝插针打配合。”王群英介绍,在庭前准备阶段,团队按照繁简程度和送达情况对案件进行详细分类,简单案件尽可能通过诉前调解结案。确需开庭的,尽可能安排集中开庭并提前拟好裁判文书框架,当庭宣判后只需对裁判文书进行简单修改即可当庭送达。这一做法,大幅提高了调解率和当庭宣判率。

“她一直对团队成员强调,要高质量办案、高效率上班、高标准学习。在她影响下,我们也乐此不疲。”曾和王群英共事的项高阳说。

一组数据印证“王群英工作法”的成效:从年独立办案至年离开民商事审判领域的8年间,王群英办结各类民商事案件共计余件,经办家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75%以上。在平均审理天数不足40天的前提下,当庭宣判率超80%,服判息诉率达95%以上。

高效办案让他们有了更多业余时间,于是她拉着扬言要“跑马拉松、穿燕尾服、秀马甲线”的同事们在下班后组团跑步回家,穿过三垟湿地,跑过中央绿轴,两公里、三公里、十公里……直至他们共同完成了半马,高度的团队凝聚力带领他们向上向好,不仅保证了办案质量,团队成员也在那年通过了司法考试,有的后来成长为又一届“萌新”法官。

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基层法庭工作十年,熟悉了这繁忙的节奏,也有了感情,甚至有点离不开、放不下的不舍。年中层竞选结束后,领导问下一步她想去哪里,她脱口而出:“还是在法庭吧!”

领导最终安排她去刑事审判庭,元旦后交班。在紧锣密鼓地站好最后一班岗时,王群英不慎扭伤了脚,脑袋里蹦出第一个念头:“离年终结案和岗位交换只有10来天了,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受伤,案件怎么办?”

第二天已经安排了六七个庭,下午还是个复杂案件,于是她冰敷了下肿胀的脚,就上班了。中午的饭桌上正好有个鸡腿,她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