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必然性推理之假言命题知识梳理

判断推理中的命题推理部分一直是行测考试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假言命题类题目,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基础的解题方法并适当运用已是十分不易,更遑论解决较难题型。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假言命题,并且明确解题方法,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将针对假言命题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什么是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是陈述一种事物情况是另一种事物情况条件的命题,一般写作PQ形式。其中的一个肢命题是另一个肢命题发生的条件,又称为条件命题。假言命题重点表达的是两个命题之间所存在的条件关系,根据PQ这种形式,我们能到的确定信息仅为当P命题成立时Q命题一定成立,当命题P不发生时命题Q是否发生我们不得而知,也无从判断命题P、Q是否发生。

二、假言命题的联结词

每一种命题都有自己的标志性联结词,假言命题自然也具有。但是,根据假言命题肢命题所表达的条件关系,可以将假言命题联结词分为两种形式,分别为“前推后”和“后推前”形式。

1.常见前推后形式的联结词(PQ)

如果P,那么Q;

若P,则Q;

只要P,就Q;

P,一定Q;

P是Q的充分条件;

举个例子:命题“如果明天不下雨,那么就去郊游”属于“如果P,那么Q”形式联结词,那么该命题的推出关系就可以写成“不下雨去郊游”。

2.常见后推前形式的联结词(SR)

只有R,才S;

除非R,才S;

没有R,没有S;

除非R,否则不S;

R是S的必要条件;

R是S的前提、基础;

举个例子:命题“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属于“只有R,才S”形式联结词,那么该命题的推出关系就可以写成“取得理想成绩认真学习”。

三、假言命题常见考点

1.假言命题的矛盾

PQP且非Q

假言命题P→Q,意味着P成立,则Q一定成立,因此矛盾命题应为P成立,同时Q不成立,即P且非Q。

2.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对另一命题的结论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个命题是另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一般写作:

PQ非Q非P

逆否命题的特点是和原命题等价,即原命题和逆否命题同真假同假,如果原命题“如果认真复习,那么能通过司法考试”为真,那么其逆否命题“如果不能通过司法考试,那么就没有认真复习”也为真。

面对假言命题,一定要有分析题目的意识,假言命题考察形式灵活多变,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加练习和积累总结,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争取能对题目考点有准确的判断。中公教育相信大家可以做到孰能生巧,顺利解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